闲观儿媳们争奇斗艳_第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节 (第3/3页)

二人说了什么,只记得窗外朝雨绵绵,柳色青青,再抬头时,皇叔已然行远,父皇抬袖抹泪。
  又想到十五岁时同太后一起去北疆,在此处,会同六皇叔。彼时京城春时已近,皇叔车上已有嫩柳,与今时今日的景象大不同。
  现在的驿站外,萧瑟是真的萧瑟,荒凉亦是真的荒凉,但也雄浑大气,天地莽莽苍苍,一览无余。
  想邀太后赴此处一观,兴许太后也会觉得眼前景象好看,但又想到太后骇冷,遂打消这一念头。
  今夜吃了地锅羊肉,肉嫩味鲜,饼酥汤浓,吃完后胃中很暖。只是遗憾,太后不在此处,不能吃到。
  但已让苏得意记下菜谱食料,他日回京可让御膳房做给太后尝尝。
  出城之后便猎到一只灰毛野兔,该兔皮毛茂密温软,已让苏得意缝成手炉炉套,随此信一并交于太后。
  只是,太后何时能改一改薅毛的习惯?朕看凤颐宫的手炉,秃了好几个了。
  剩了一些毛料,扎了两朵绒球,一并送与太后。朕做好后别在自己发上试了试,苏得意说超级好看。
  夜间无事,与苏得意围炉烤兔肉,最后往肉上刷蜜时,突然想到了把阿胶变得香甜的方法。
  总之是要熬成胶状,为何要加苦涩的芝麻,何不加香甜的麦芽糖,加好闻的桂花蜜?熬完之后压成薄饼,切成小片,封于盒中。太后嗑完瓜子,便吃几片阿胶,简单顺手,味道还好,如此,太后大概不会再被难闻的阿胶刺激到抹泪。
  已把这想法记录,托人送与王多宝。她悟性好,手也巧,兴许还能把阿胶做成小狗或乌龟状,博太后一笑。
  白日行进时,尽管车帘厚重且设了好几重,但仍有些冷风灌入。好在是太后指点宫女们做的被子很方便,还长了胳膊能挂着,不容易掉。
  娴妃眼馋,她都带了好几箱衣裳了,竟然还到朕的马车上,说想借一借朕这身被子。
  委实不要脸。
  朕才不给她。
  丽妃、容妃和程嫔都很好,没病没灾,心宽体胖。尤其是程嫔,一路走一路喝,朕都没见她停过。
  本不想提这些,但怕太后在信中看不到儿媳会生气,便还是顺了太后的意,写了。
  太后托苏得意转告朕的话,朕都已记在心上,这也是朕去北疆猎白狐外最想做的事。
  北疆不若西疆那般远,除夕之前,朕大概就能回京城去。
  不过,想来太后在宫里还有十七位妃嫔陪伴,应当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沉溺其中,乐不思朕。
  如此也好。
  不然惦记一个人还得写信,挺费力又费脑子的。”
  ——
  哀家看完这封信,虽然观不到自己的表情,但也知道自己此时已经慈祥和蔼得能掐出水来。
  但最后一句是怎么回事?
  这是明目张胆地刺激哀家?
  若哀家不给他回信,就代表不惦记他呗?
  我看向坐在我腿边,悠闲自在嗑瓜子的云妃,想到她今天拐我去宫外晃悠、拖延到现在还没完成的写作任务,便笑得更慈祥了一些。
  云妃觉察到我的目光,抬起头来,呆了半晌,脸色逐渐惶恐,“太后为何这样瞧臣妾?”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信纸,捧着碗的手抖了抖,“太后什么意思?该不会让臣妾给陛下回信吧?”
  我满意点头,赞叹有加:“云妃果然聪慧,哀家就是这个意思。”
  云妃手指蓦地一抖,碗里的瓜子都被抖出来不少:“臣妾都不知道陛下信里写了啥,这让臣妾怎么回?”
  “不要紧,”我把信折起来,塞回信封里,“你文笔好,想象力也好,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写出来的。”
  “……太后倒也不必这么夸我,”她揉了揉额角,满脸惆怅,“写也是能写出来的,只是陛下收到后,看到臣妾的署名和臣妾写的东西,会不会气得跺脚,就很难说了。”
  “北疆挺冷的。”我把信揣进衣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