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西部-2010”② (第3/4页)
机,集中了“西部”军演百分之七十的空中力量。 “本场总算是重现了当年的辉煌了。”李战着陆后感慨地说了一句。 塔台指挥员林浩东说道,“不过是西县场站的常态罢了。” “林副团,做人还是婉转一些好。”李战笑着说,把战机开进了停机坪,解除链接,打开座舱盖摘下飞行头盔重重地透了口气。 林浩东讲的是事实,只不过是北库场站的官兵们都不太喜欢的事实罢了。从场站规模来看,西县场站和北库场站差不多,都有三千米跑道,容量也都能达到七八十架,不过人家西县场站是副师级,而且日常有四五十架三代机进行训练活动。这个不是北库场站能比拟的。自从李战到了北库,情况才有所变化,才有现在欣欣向荣的景象。 跳上通勤车,李战让裴磊往修理厂那边开。大型机的停机坪在修理厂那边,只有三个,所以其他轰-6只能停在修理厂前面的空地上。 李战提交过一份停机坪改造建议书,以集中加油机制为重点,在每个停机坪都敷设燃油、润滑油供给线路,安装加氧加氮等电力机组,说白了就是从“煤气罐”向“管道煤气”转变,可以大大提高战机的出动率。机务到停机坪直接就可以进行飞行前的保障了,而不再需要场站送货,更不需要一堆的地面电源车、加油车、加氧车。 不过这涉及到庞大的改造资金,并不是场站能够决定的,要落到实处恐怕不会是短时间内能看到成果的。但这会是一个方向,无论是永固式机场还是野战机场。 李战到了修理厂门前,薛向东已经在和二十八师带队的参谋长陈家亮说话,他们身后就是20008号轰-6。 “老陈,他就是李战,刚才伴飞的就是他。”薛向东指了指大步走来的李战,向陈家亮介绍。 陈家亮笑着向给他敬礼的李战还礼,随即握手,“李大队长,百闻不如一见,我是久仰你的大名了。” “首长好,我有什么大名,就是个开飞机的。”李战笑着说。 “五个一等功,关键你还活蹦乱跳的。”陈家亮笑道,看得出来也是个耿直性子,“军中到处都是关于你的传说,不少老陆也都在传,李大队长,你是传奇了知道吗?” 薛向东笑道,“刚刚陈参谋长一直在跟我聊这个事情,情况比我想象中还要夸张啊,连陆军部队都在传了。李战啊,你这个典型估计是要在全军范围内树立起来的。” 李战吓坏了,连忙说道,“别别别,团长,你还不知道我,我真不图虚名的,什么典型不典型的,比我更值得宣传的人太多了。” “是啊,你不图名就图拉杆费嘛。”陈家亮笑道。 李战内心震惊了,义正词严地说道,“首,首长,这,这个,这种谣言居然也传开了?一小撮人对我的讽刺打击我是坚决不同意的,当兵打仗一切以打胜仗为中心,什么拉杆费不拉杆费的,我看是某些人戴有色眼镜看人!” “不用解释,我们很了解情况。”陈家亮笑呵呵地说,“想不想了解一下轰六的拉杆费?” “是了,首长,这款轰六没见过,是哪个型号了,去年你们开的应该是h型吧?”李战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切到了轰-6身上。 陈家亮和薛向东相视一笑,前者说,“没错,是新型号,我们也才开三个多月,是k型。你看,h型机头下方有下视雷达,外形特征很明显,k型的动的地方比较多,雷达整合在里面去了,再一个就是换装了电传操纵系统,改善了发动机的进气道,看上去更加圆润规整了一些。嗯,发动机也是新型号,燃油经济性更好,可以飞六千公里。” 李战忽然说,“应该有换发计划吧,肯定要把航程提升到九千公里这个标准,这是空司的硬性指标要求。” “你知道的不少啊。”陈家亮颇有深意地盯着李战看。 薛向东补充介绍,“李战也是空司二二八课题的具体负责人。” “小伙子很能干啊,年纪轻轻就是大课题的负责人了。”陈家亮更加惊讶了,忽然话锋一转,道,“既然是大课题负责人了,我们那三吨航油是不是该还了?你肯定不缺航油了的。” “嗯?什么三吨航油?”李战诧异道,心里早把郑凯韵给骂了一遍。 不就三吨航油吗,你至于向轰炸机师告状吗?看样子郑凯韵也不是什么大气之人,简直小气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陈家亮笑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