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西部-2010”⑩ (第4/5页)
来演训指挥部措辞强烈的训斥。若干个作战单元就像是生疏的零部件第一次咬合在一起开始运转,经过了前期的磨合去掉了磕磕碰碰,慢慢的顺畅起来。 前后总计七天的实施阶段,这会儿才过去两个多小时。 战报显示,三百师已经完成了争夺战区制空权的任务,他们的战机此时此刻已经转入空中掩护阶段,接下来就是空中打击机群的表演时间了。 101团的第一批su-27sk出动后,轰炸机师的八架轰-6k也开始起飞了。他们没有办法同时起飞,只能一架接一架地来。 巨大的轰鸣声中,庞大的轰炸机像极了移动堡垒,滑跑了一千多米后离陆。后面已经在排队的友机紧接着进入跑道进入起飞程序。塔台以每隔一点五分钟的频率放飞这些庞然大物。 第一批su-27sk携带反辐射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对敌军地面的雷达站、防空阵地进行精确打击打开空中通道,轰炸机群随即进入进行地毯式轰炸,用数十吨的航弹将目标地域进行覆盖。 这是火力准备的一部分。 战术导弹火力、空中火力、地面远程火力先给目标地域来一番狂轰滥炸,完了之后陆军的炮兵打击群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炮火准备,从敌军的前沿阵地开始打,慢慢的把火力向敌军纵深阵地进行延伸。 到了这个时候,地面装甲集群才会开始行动,钢铁洪流才会向敌军阵地展开碾压,而且在这个过程里会一直有空军的战斗机和陆航的武装直升机进行伴随支援,至于什么小分队空中突击之类的就更多了,是陆军部队最喜欢也最拿手的节目。 李战和其他在飞行简报室里等待着的飞行员们全部都是担负对地火力支援任务的,比第一批战机担负的任务要更灵活一些,也意味着演训指挥部会随时下达新的攻击指令。 这大概是本场演习中空中打击群最大的亮点了。 凌晨四时整,演训指挥部下达了命令,第二批空军打击群出动。101团剩下的全部战机开始了大规模起飞,全部采取了“228”课题研究的附属成果“三段式起飞法”分为三批次两架战机同时挂弹起飞。包括了二大队和三大队的歼-7e和歼-7乙型战斗机。 数十台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了北库场站的夜空,不断的有战机升空,航灯在天上整整齐齐编队后悉数飞往演习空域。 李战最后一个起飞,从他离地起,北库场站就只剩下四架有战备任务的su-27ubk战斗教练机,是有史以来北库场站地面战机数量最少的一次。 五分钟后,聂剑锋和唐磊磊驾驶一架su-27ubk起飞开始执行警戒巡逻任务,另一个机组韩红军和李梓辛也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他们会在一个小时后起飞,沿着第一个机组飞过的航线巡逻。 101团的高频率边控警戒巡逻开始了,战机在天上,得益于足够长的滞空时间,可以更加从容和快速地应对突发空情以及遂行乌指下达的其他命令。 李战的意思很直白了,就是要把自己往死里搞,让上级领导机关的首长看到七十三师是如何开着战斗机的垃圾不忘初心守卫祖国边疆领空的。师里这么快就上报请求批准下来,可见师领导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尽快改装的愿望十分的迫切。 第一波次空中打击群在返航,第二波次空中打击群在前往任务空域,也就是说,加上陆航出动的各类直升机,此时此刻有超过一百架飞机在北库地区大漠为中心以及周遭一些无人区的上空活动。 别看长五百公里宽七八百公里挺大一块地方,对于速度普遍在八九百公里每小时的飞机来说,在这片空域里塞进去一百架,也绝对是让许多空管部门如临大敌的。 全国那几个重点空管空域比如华东、华南、中南,也极少出现上百架飞机聚集在同等面积地域上空的情况。 这对乌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了支撑这么大规模的空中行动,兰指以及空司那边都派了精兵强将支援乌指,光是临时的对空雷达就部署了五处,机动补盲雷达更是有多大二十多台分布在演习区域的各处…… 饶是如此,避免空中碰撞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 李战排在最后出动是作为压阵和补充攻击的角色。如此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行动,他既不可能一个人挑了破坏王大队的大梁,也不能只顾自己爽。他是大队长,把部队的战斗力搞上去是第一要务,其次才是他的个人战斗力。让手下的飞行员们多打点弹药多找手感,而且还是这么大规模的夜间的空中行动,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他的心情很放松,差不多是站在了局外人的角度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