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9章 2011年要飞够一千小时 (第2/2页)
点阳光就满足得不得了的样子像极了他岳父。 李响走过来,邱国豪说了几句就跑去看孩子了,一家子围着两个车评头论足,晚饭后下来遛弯的邻居什么的也都背着手围过来,面带微笑听李健国同志吹牛。这一家人在小区里早都成名人了,政府官员逢年过节就来慰问,想不出名都是难的。 哥俩干脆的走出小区沿着运河边散步说话。 “哥,我保研了,经济研究方向。”李响说。 李战诧异道,“你才大二,保什么研。” “谁说大二不可以保研了,光华大学研究生,国民经济研究方向。”李响拿出手机打开信息展示给李战,得意地说道,“十一月份,我的论文拿奖了,一等奖,我校和光华大学联合举报的大赛,获一等奖的就可以获得光华大学给予的保研资格,全校就仨,我是其中之一。” 李战看着发件人显示为:95533的信息,是银行卡余额变动信息,进账三万元人民币整。 “这是奖金?”李战问。 李响嘿嘿笑道,“是啊,三万巨款,未来五年的伙食费不用发愁了。不过我打算用一部分来试着做个研究型的小生意,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日常交易形态与商品流通之间的具体表现来研究国民经济……” “就是摆地摊对吧,可以试一试。”李战把手机还给李响。 李响囧,尴尬地挠着头说,“摆地摊只是一种形式……” “干吧,多做下实践活动有助于学习,死读书是不行的。”李战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我知道。”李响也就不再辩解了。 和华清大学毕业的二哥比,他一点优越感都没有。 十点多的时候,李战和应婉君默契地留在了楼下,等家人都上楼去,李战对应婉君说,“你自己开车回去吧。” “我搭车回就行。”应婉君说。 “这个时间哪有车打,可惜我没驾照。”李战说。 应婉君想了想,点头答应,“好,我开车回去。那,那明天干嘛?” “明天去过户,你把身份证带上。”李战说。 应婉君问,“要我身份证干什么。” “放你名下。”李战说。 “我不要。”应婉君说。 李战严肃地说,“这是命令。” 应婉君咬着嘴唇说,“那,哪有那么多钱,不够的。” “够的,去年存了一些,首付够了。”李战说,“回吧,明天过来这边再吃早饭吧。” “好。” 应婉君上车发动车子走了,驾驶风格蛮狂野的。 回到家,李健国和叶慧华在客厅等着,叶慧华问,“婉君呢?” “我让她回去了。”李战说。 “这么晚了你让她回去干什么,家里不是没地方住。”叶慧华说。 李健国皱眉说,“阿战你怎么打算的,二十一岁了,该考虑结婚的问题了。” “您说的那是虚岁,再说她还是学生,不合适。”李战说,“爸,我是部队干部,不能乱来的。赶紧休息吧,我的事你就甭那么多心了。” 李战回房去了,坐在书桌前却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他把所有家当取出来在桌面上摆放好,拉杆费储蓄卡、工资卡、存折,都是中国建设银行的。 他打开存折看,上面每个月的进账是固定的——8633元。记录有一年多没更新了,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计算了一下,八年多下来进账八十多万,支出数是五十多万,结余应该是三十万左右。 这笔钱是空军人才库的特殊补贴,李战拿的是第一档,爹妈都不知道这笔钱的存在,李战也从来没有用过里面一分钱——支出的五十多万主要是给刘贵松家里买了一套房子和给了一部分现金,其他部分都是按照季度分别给几个老战友家里寄过去。 如果不是有这笔钱作为保障,他不会把所有的拉杆费和工资全部花光的。他不需要花钱,在部队里衣食住行甚至喝茶都不需要花钱,他一个月甚至一百块都花不掉,连钱包都没有,新版人民币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是几个老战友家里需要生活,他的钱必须首先保障这一部分的供应。 也只有在看到存折上的数目比较可观李战才轻松一些,除了存折上的钱,所有的存款今天都折腾光了。至于家里爹妈的生活是不用操心的了,光慰问金就够生活得好好的了。 来年努力挣钱吧,收拾好后,李战给自己定了2011年的小目标——向一千个小时努力奋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每天飞行二点七个小时。 他是有些异想天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