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章 智劫法场 (第2/2页)
无可忍才自卫还击。 即使“自卫过当”而伤人,也罪不至死。 可惜魏齐的势力太大了,足以把自己这个小小的廷尉碾得粉碎。 想把两个孩子全都救出,根本办不到。 正在廷尉犹豫难决时,魏家又提出新的要求: “既然他们的母亲也坚持芒豹是凶手,请把芒豹也一并拘拿归案。 否则,您将以包庇凶奸论处!” 得!这有什么话可说? 尽管彭氏的目的是想说明“大儿无罪”。 但人家需要的是“一网打尽”,而“罪在小儿”恰恰为人家提供了理由。 廷尉还想争辩,但彭氏的供词让他辨不明。 这个案件惊动了魏王,他听从了魏齐的意见,撤了廷尉的职,亲自判处芒氏兄弟斩立决! 行刑这天,刑场上围观的人山人海。 彭氏一身缟素,挎着小竹篮儿给两个孩子送最后一口饭。 弟兄两个被绑在行刑柱上,彭氏只得用木勺一个一口地喂他们,芒貔却摇着脑袋不肯吃,哭着喊: “娘!你不该带着弟弟来呀!” 彭氏叹口气: “傻孩子,你要死了,娘还怎么活? 今天咱们娘仨一块儿走吧!” 围观的群众,大多同情他们,听着母子诀别,感情脆弱的已泣不成声。 再坚强的也泪流满面…… 午时三刻已到,刽子手就要挥起寒光闪闪的大刀…… 魏氏的家奴,乐呵呵地抱着双臂,等着捡人头回去祭奠小主人…… 出于都想一睹现场为快的心理,后边的人使劲儿向前挤。 围观的“人圈儿”便越来越紧缩,负责保卫的军兵不得不用枪杆横着向后推人。 因为斩的只是两个普通百姓,算不上“重案”,派来警戒的部队数量不多,所以维持秩序很吃力。 他们一边吆喝、一边推打,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仍遏制不住人潮。 突然,有个观众钻入场内,从怀中掏出一面小锣。 铛!铛!铛!敲了三下,兵士们手中的武器忽地都被贴近的观众抓住、夺走。 随后他们也都被拉进人群消失了。 军官见情况有异,忙带其余部队冲过去,被夺去的武器却都指向他们。 猝然遇敌,对方又人多势众,现场特别混乱。 有些军兵丢下武器就跑,在他们的影响下,其他人几乎没做抵抗就被缴械。 与此同时,六个蒙面人几步纵跳,窜到行刑栏前,割断绳子,俩搭一个,转眼间就消失在人海中…… 青天白日之下竟敢劫法场! 有人惊惧、有人兴奋、甚至推波助澜,刑场上一片大乱。 等观众都跑净后,刑场上只剩下目瞪口呆的监斩官、警卫队和刽子手。 前后不过一刻钟,没伤一个人、没流一滴血。 众目睽睽之下,就把两个待死的犯人抢走,连彭氏全都从人间“蒸发”。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又能干得这么利索漂亮?是信陵君和他的门客! 原来,那天冯谖在中牟县正遇到升堂审案,听彭氏母子三人哀哀痛哭,甚觉凄惨,问清内情后一声长叹: “大臣失势,后人竟是这个下场!” 连夜赶回大梁,把芒氏兄弟的委屈及彭氏夫人的义气都告诉给信陵君。 信陵君听了,双眉直竖,拍案而起: “我去找大王为他们伸冤!” 冯谖叹口气: “晚了。 大王是依法做的批示,您一时又无法搜集到有力证据,怎能凭您的权势去硬行翻案?” 信陵君一拳砸向桌子: “等他们被杀后,我调查得再清楚又有什么意义?” 冯谖盯住信陵君: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救他们,劫法场!但这事非同小可啊!” 信陵君斩钉截铁地低吼道: “干!多大的责任我担了!” “好!那我就去做具体安排。” 当然,在警戒部队内也有内线,内外配合得相当紧密,所以才那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