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01章 豁出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豁出去了 (第2/2页)

魏国安危和他的身家性命,对他没什么好处,公子肯冒这个险?”
  “你太不了解他了!有好处他还不干呢!
  信陵君以拯危救难为己任,若让他给楚太子锦上添花他不屑一顾。
  如果需要他救熊完脱水火,则万死不辞!”
  黄歇用手指按着太阳穴:
  “由你安排吧。”
  信陵君果然答应了朱英的请求。
  但此事确实非同小可,个人承担的风险还在其次。
  如果因而引出秦的报复,在目前魏的力量还不足以与秦相抗衡的情况下,岂不是给魏国招来一场灾难?
  自己怎能对得起魏的军民百姓?
  可熊完又是在走投无路的危急之中来求自己,直推出不管,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说,自己良心上也说不过去。
  从此将寝食不安,所以不能不答应。
  但是,既要保证熊完安全归国,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就必须对行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缜密安排。
  于是,他和冯谖、侯嬴、朱亥等商量了一天,制订出一套行动方案。
  黄歇已办完了回国手续,但监视人员向秦王报告:
  “过去好几天了,他还留在咸阳。”
  秦王有点儿奇怪:
  “他不是急于探望楚王病情吗?怎么还不走?问问他去!”
  回答是:
  “太子病了,暂时离不开。”
  楚太子现在可“值钱”,出于关心,秦王竟派来御医,这就难免露馅了。
  虽然这在意料之中,但拖的越久,安全系数也就越高。
  而现在太子尽管已能顺利出关,但由于是“普通人”的身份,不可以在秦的范围内使用高效率的交通工具以致引起怀疑。
  那么他们几天走的路程,秦军快骑一昼夜就可追上!
  黄歇的肚子一下子痉挛收缩成一个硬疙瘩,疼得他几乎出不上气儿来,心中一声哀叹:
  “完了!信陵君的救援肯定不能到位,白把自己搭进去!
  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听天由命吧!”
  秦王一见黄歇,沉下脸来:
  “熊完呢?”
  黄歇已横下一条心,也豁出去了:
  “太子因为惦念父亲,已经走了。”
  秦王勃然大怒:“寡人待你君臣不薄,他为什么不辞而别?”
  黄歇朝上叩首:
  “大王,做为儿子,听说父亲病重,是吃不进、睡不下的!
  您却让为臣去探视而把他留在咸阳,他能忍受这种思念之苦吗?
  臣不忍遭天理而背人情,所以擅自放他归楚,要杀要剐,随大王处置!”
  秦王以掌击案:
  “你以为过了函谷关就能逃出我的手心?
  且把他拿下,司马骁率三千铁骑日夜追赶,必擒熊完而后归!”
  朱英与熊完扮成商贩,怕路人怀疑,像普通人一样晓行夜宿,顺利混出函谷关,已入韩、魏交界之地。
  但还得小心翼翼地寻找偏僻之路而行。
  因为秦军在别国的领土上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意横行,所以还不能说是脱离危险。
  但熊完身为“太子”,虽是当了“人质”也从未受过劳苦,何况这一带山陡林密、小路崎岖。
  他已跑得满脚是泡,疼得钻心,一路上呻吟之声不绝于耳。
  越走越慢。
  朱英真想背着他走,但前方路途还远,背着这么大人只会更慢,便连拉带扯地拖着他前进……
  最担心的危险终于降临,身后火光闪闪、马嘶人叫,追兵渐渐追近。
  那司马骁乃司马错之子,擅长追逃捕亡,经验丰富、嗅觉最灵。
  虽然那时候没有警犬,但他熟悉逃犯的心理和各处的地理环境。
  再加一路询问,基本上就寻找到逃亡者的踪迹。
  他有三千铁骑,估计接近目标时,又兵分三路,扩大搜捕范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