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2/3页)
,背后包藏祸心,目的是为割取人的器官用作研究等等骇人听闻的消息,也是大街小巷满天飞,医院一度门可罗雀,再无人登门看病。 因为下场的人太多,舆情纷纷,加上家属闹得厉害,最后法院虽然采纳了医院辩解,裁定医院不负主要责任,但依旧勒令赔偿,且暂停此项手术,进行整改。 清和医院刚赔了钱,现在还在整改期,又遇求医,不敢再接,也是情有可原。 胡医生面露为难之色,看了眼奄奄一息的病童,只好叫人进城去把麻醉师和那名外科医生叫来。马家人匆匆去喊。等待的时候,病童又呕吐一次,辗转呻吟,痛苦万分。女眷流泪哭泣,马富商在大门外不停地走来走去,就差以头抢地了。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麻醉师和医生赶到,见状,立刻将胡医师拉进室内,低声说道:“我之前只割过肉瘤腐肉,这种手术,我没把握,不能做,我也不敢做!又是个童子!万一出了事,我怎么办?” 其实不用他开口,胡医师也知难处。 马富商一家人,现在为救治儿子,满口承诺知情同意,绝对不予追究医院或者医师的任何责任。 谁知道万一要是出了事,他们会不会翻脸? 有清和医院的前车之鉴,没有十分的把握,哪个再敢贸然动刀? 和校长要几天后才能回,看这病童的样子,随时可能发展成穿孔。一旦穿孔,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等是等不到和校长回来了,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劝马家人乘明天最早的火车,送去京师医院就诊,快的话,明晚就能到达。 虽然又耽误一天,病情随时可能恶化,但这也没办法,主刀没把握,怎么进行手术。 几名医师低声商议着,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哭天抢地的嘈声,竟是病童晕厥。 几人擦了擦汗,正要出去劝家属速速改道另外求医,忽然看见今晚的实习学生苏雪至走了进来说:“这个手术,我之前练过。” “我可以做。” 第42章 (几人看着她,很快反应过来...) 几人看着她, 很快反应过来。 因为这名学生曾两次登过报纸,对生理解剖一项, 似颇有独到之处,学校里的教师都知道人。 那名刚赶来的医师以为这个学生表达口误,立刻纠正:“我是不会主刀实施这台手术的,即便有你协助!还是让他们立刻离开,另外寻医!”说完就要出去。 苏雪至重复一遍:“我来操刀。” 医师停下脚步,扭头看她。 “我之前侥幸有过多次解剖经历,考虑到盲肠炎的患病率, 为提升临床技能, 有过特意研究。做法或欠妥,但于病灶的了解, 确实大有裨益。不敢说全然掌握,但独立操刀,应当没有问题。且之前校长临床手术示范, 我也参加过……” 胡医师打断:“苏雪至,就算你真的具备能力,我也不会签字!万一出事, 谁来承担责任?何况你只是实习学生,没有医师资格!” 苏雪至说:“不用医院为我担保。如果你们同意,我和家属说清楚,这是我个人的医疗行为,让他们自己选择, 出事我承担责任。当然,如果真有不良后果, 校方不可避免多多少少也会受到名誉上的波及,所以这一点, 还是需要你们的首肯。” “不妥不妥……”胡医师断绝拒绝。 “在手术过程本身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对于外面病童而言,是现在尽快手术获得的风险大,还是再耽搁一天送去京师求医的风险大?” 话音落,室内几人全都静默了下来。 大家医术虽有高低之分,但都算专业,自然心知肚明。 盲肠炎最惧治疗不及,导致穿孔。 病童病症已耽搁一周,极有可能将欲穿孔,再携于路上辗转奔波,谁知病情如何发展。万一加重,即便送到,接受了手术,感染死亡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其实不止苏雪至,在场的几人,全都心知肚明。 在场有资格操刀的医师,并非真的没有足够技能去完成这个手术,而是他不愿去做。 如果有可能在这里就治病救人,却为了避免承担可能的责任,将患者推开,若因此导致贻误治疗的机会,算不算是医德上的严重缺失? 苏雪至说:“相信我,只要大家全力配合,做好麻醉和消毒,手术过程,我有信心。事关人命,我不会拿这个来赌。” 胡医师尚在犹豫,门被人一把扑开,马富商冲了进来,大喊救命。 胡医师急忙出去检查。 病童已陷入休克了。 胡医师叫人紧急救治,一咬牙,转头对家属道:“如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