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2/3页)
方眼中的笑意,这世上,果然还是一物降一物。 …… 康熙出发巡幸塞外前,派出去暗访查证的人陆陆续续回京。 几个御史受帝命,开始轮番弹劾官员,且证据确凿。 而后不久,朝中不知从何人口中传出,皇上派人微服私访,手中有一份各方官员贪赃枉法的名单,随时有可能发难。 朝中人人自危,朝中风声鹤唳,连说话声都小了许多。 先前被参的官员中,有几人乃是太子这一系,其他拥护太子的官员自然便想前来求太子,试图以此安己心。 太子面对来找他的官员,态度便是:“只要你们没做亏心事,便不必担忧受牵连,我不会眼看着朝中官员蒙受不白之冤。” 即便太子心底再如何不愿意结党教皇阿玛忌讳,可这些年支持他的官员越发壮大,他无法阻止,只能尽量立下他的规矩—— 知法犯法不会姑息,却也不容旁人构陷官员,包括但不限于太子一系。 但会心虚的人,本身便不够干净,因此太子的话,并未安抚到他们。 康熙搅乱朝臣们的心,便摆驾巡幸塞外,而弹劾依旧未断,旨意一道一道从沿途送回京中,太子监国,几日便要奉旨处置一个官员。 然后便有人心态不够稳,扛不住再次出现在太子面前,涕泗横流地请罪,请太子救他们一救。 太子面上无波无澜甚至还有几分冷意,心里其实极其欢喜。 容歆最了解他,便最能理解太子此时的心情,他如今面对康熙,其实颇有些患得患失,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渴慕。 自康熙扔下这样的局面便出宫时,太子几次三番来问她,便是想要寻求一个答案,康熙此举,究竟是不是在给太子机会拉拢朝臣。 容歆担心太子表错情,空欢喜一场,便提出由她来和官员们暗示还钱的事,因此,某两位大臣前来找太子时,她便提前一个时辰,带东珠和宝珠在前院散步,偶遇丧气离开的大臣。 先不说容歆这个女官十分特别,还有前头从矮到高两位格格和容歆一起散步,这两位大臣自然要停下寒暄几句。 她就相当于康熙身边的梁九功,不管朝臣瞧不瞧得起,表面都得客客气气,还想从他们口中探听到点儿一手消息。 东珠表面上不吭声,实际这些皇孙们,恐怕没有一个比她更聪明的。 从容歆和两个大臣第一句寒暄出口,东珠便从荷包里拿出一块儿糖,宝珠眼也不眨地盯着她的手,口水好像随时会流下来一样。 “姐姐,宝珠想吃。”宝珠可怜巴巴地看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 东珠面无表情地举起手,让她够不着。 容歆心领神会,不好意思地冲两位大人一笑,然后意有所指地对宝珠道:“格格,您有所求时,总不能空手吧?” 宝珠委屈道:“姐姐什么都有,宝珠能用什么换?” “嗯……”容歆思考后,道,“您先前借走东珠格格的榫卯摆件,可以还给她。” 宝珠咬手指,心虚地低下头,脚一边蹭地一边小声道:“可是宝珠给弄坏了……” “坏了再拼起来便是。”容歆安慰地拍拍她的肩膀,重新面向两位大人,笑道,“其实太子殿下亦是颇为为难,不过想来,皇上圣明,若能功过相抵,许是还有余地。” 两个大臣对视一眼,纷纷请教道:“还请容女官赐教。” “这立功,左不过便是做些利国利民之事,若大人们担心来不及……”容歆故意大喘气,道,“寻些简单直接的法子,或许也可。” 至于如何简单直接,日后自有旁人提醒,容歆适可而止,由他们思考去。 而外人一离开毓庆宫,宝珠立即拉两人回去拼榫卯摆件。 第204章 归还国库欠银的办法被人隐秘的透给朝中一些大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