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21章 投其所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投其所愿 (第2/2页)

性格爱憎、饮食起居等等都揣摩清楚。
  以致廉颇进家刚刚坐下,朝桌上瞅一眼,他就知道应该是端菜还是上水果。
  真可谓体贴入微、事事如意;
  而且他的口才也不错。
  廉颇闷了,他就讲些市井中的花边新闻,说几句半粗半细的笑话,倒也挺能调剂气氛。
  而且陪着聊天,又不全是随声附和、唯唯诺诺。
  有时故意搞点“分歧”引起争辩,却迎合廉颇的口味。
  廉颇常说:
  “我最厌烦那些溜沟子、拍马屁的小人!”
  郭开就长叹一声:
  “唉!天下如大将般耿直的能有几人?”
  廉颇得意地哼了一声:
  “真不多!”
  所以郭开终于能成为廉颇面前离不开的人。
  但廉颇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肯重用“心腹”。
  因为他负责军事部门,而军事部门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他深知郭开这类人只适合当“食客”。
  尽管喜爱他们,却不能容忍军事部门里有“无用”的废料。
  郭开意识到自己在廉颇府中“前途渺茫”,恐怕要当一辈子插科打诨的小丑。
  突然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蔺相如因护壁有功,封为上大夫,这在门客队伍中无异于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立即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议论纷纷,郭开也是又喜又恨。
  喜的是老朋友当上“大官”自己就有了“出头之日”;
  恨的是自己不该目光短浅。
  若留在缪贤处,也可能弄个“送宝使”当当。
  便是“副使”也能跟着沾点儿光嘛!
  不过蔺相如的官儿毕竟没廉颇大。
  权衡再三,他还是难以取舍,所以没“跳槽”。
  这回好了,蔺相如当上相国,有权有势。
  从手指缝里漏出个官儿帽子让自己戴上,都比在廉颇这儿成天笑脸相迎地当奴才强!
  何况,也许能给个“副相”?
  蔺相如完全像个老朋友那样招待他。
  但提出“帮一把”的问题后,蔺相如却很不够“交情”,只答应推荐他到某个部门去当“小跟班”。
  等做出贡献再相应提拔。
  郭开梦想的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所求甚大,而蔺相如给的“底儿”太低,根本满足不了他的欲望。
  再三哀恳还是没什么效果,一怒之下,又回到廉颇府。
  这回他还是“恨”,但不再恨自己,而是恨蔺相如。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既然不够意思,就别怪给你点儿颜色瞧!
  当然他自己对蔺相如的威胁只是背后臭骂。
  但廉颇的能量很大,可以挑动廉颇整他。
  不把他拿下马,也不能让他舒舒服服地当相国!
  “群众舆论”需要反复地输入到“接收对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是“进谗言”的一个技术要点。
  虽然“谎话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但谎话只靠自己声嘶力竭地去喊叫并不可能被听众们接受。
  所以他需要扩大宣传。
  于是采取多种形式。
  在廉府的食客中串联了几个臭味相投的人,在不同场合“投其所愿”向廉颇吹风。
  “不让他动火,我不姓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